今天,藍山縣種糧大戶黃錦玲找到藍山縣恒華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負責人彭麗娟,希望繼續合作,種植400畝優質稻。“聯合體統一提供優質稻種,種出的糧食比其他品種每百斤高出16元。”黃錦玲去年種300多畝優質稻,凈賺10多萬元。
作為當地一家綜合性糧食加工銷售企業,藍山縣恒華米業有限公司對優質水稻需求量大,又長期面臨“吃不飽”的難題。2020年,公司負責人彭麗娟牽頭成立藍山縣恒華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采取供種、技術服務、機耕機收、收購價格、加工包裝等“五統一”模式,變糧農“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共同發展糧食生產。今年聯合體種糧面積有望突破4.8萬畝,比去年凈增近1萬畝。
加入聯合體,產供銷一條龍,種糧大戶種田找到了“靠山”,種糧積極性高漲。種糧大戶黃偉連續兩年擴種,種糧面積達到2050畝。目前,該聯合體已吸引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2個家庭農場加盟。兩年間,恒華米業年加工糧食由1.7萬多噸增至2.7萬多噸,年產值由8900萬元增至1.32億元。
藍山縣農業農村部門因勢利導,引導糧食加工企業同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組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抱團種糧,延長糧食產業鏈條,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時,打出免費提供稻種、集中育秧、發放糧食獎補和農機社會化服務補貼等系列“組合拳”。
“目前,全縣已成立3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600多種糧大戶加入聯合體合作種糧,發展糧食種植7萬余畝。”藍山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明樺介紹,該縣始終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今年糧食種植面積穩中有增。( 嚴萬達 )